##EasyReadMore##

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

動線問題:談北車大廳的使用歧視















在北車大廳舉辦的自煮公民運動遭到了不小的反對,有人說這無關歧視,台北車站人潮攜來攘往,為了維護交通的方便,禁止人們在車站大廳聚集與停留並沒有針對任何人。

然而這種說法是有問題的,中央大廳在設計的規劃上是展演區而非主要動線(見圖),去年文化部的 藝術席捲空間也在此舉辦  ,讓一大堆人再中央大廳中共舞。很明顯的,如果中央大廳本身有什麼交通可言的話,這肯定就是一個會妨害到通行的事件,這告訴我們:為了通行方便而要求大廳維持淨空根本不是什麼至上的或不可違背的原則,他是有例外的,然而這個例外如果沒有展現出某種可接受的一體適用的標準,而對不同的群體給予差別對待時,這就是歧視。

退一步的談,大廳是否必須淨空本身就是該被質疑的,按照場地動線規劃,理論上大廳的人潮並不至於太多,而當使用大廳的人沒有多到「佔滿大廳」時,妨害交通根本就只是假議題,首先那裏根本沒有多少交通(不在一般動線內),再來是這樣根本也沒有妨害交通(沒有多少人)。而北車大廳曾有過位子的這件事情也為這根本不會妨害交通提供了佐證。而如果繼續檢視對於一樓大廳的場地安排,對於交通至上的論調將會是更加致命的打擊,因為事實上商店們幾乎都被安排在動線之中──讓人駐足購買東西,顯然不是什麼為了交通方便的規劃。

而這其中涉及歧視最嚴重的地方,便是把外勞聚集於台北車站視為一種對於公共空間的常態性侵佔;外勞在車站的大規模聚集並不是一年365天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的,而是僅只在特定節慶才會有的事件。
他們因為節慶的關係而有聚會,因為低薪的緣故而選擇了不需要消費門檻的集會場所,這比起什麼不定期舉辦的活動要來得好預料得多了。我們的各種公設往往會有為了配合節慶與各種定期或不定期舉辦的活動或活動而主動做出相關調整,如果我們能忍受捷運、車站與公路為了跨年而調整或封路、可以忍受天燈水燈與鞭炮對環境帶來的如災難一般的垃圾量,而不能接受一群在台灣為著生活而努力的一群人因為節慶的聚會時,這其中究竟有沒有歧視、有沒有拒絕將他們視為這片土地上共同生活的一份子,便是不言自明的了。

update:
根據這篇苦勞網的報導,台鐵作為公家機關在這件事情中表現出了出人意表的進步性,他承認了北車自然而然形成的外勞休憩地是值得被尊重的,而所謂具有商業性質的展演空間規劃也改成了非營利用途的使用。

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

人是獨立的嗎?自治、自由與大政府的關聯

最近正在讀桑德爾的民主的不滿(還沒讀完),裡面通篇充滿了老桑對於美國政治史的考察與現代的對照,以及把書中所提的一切社會問題都歸咎於自由主義式的政府,懸置了或自以為懸置了政治中的道德判斷等等充滿看起來問題的詭異觀點,不過裡面對於美國的政治史的考察卻提供了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地方。


以前美國主要政黨的主張與現在有著極大的不同,當時偏工商的政黨主張政府必須介入市場來促進國家繁榮,而當時拼基層的政黨則主張著放任。


這或許反應著以前的人是相當的自給自足的(雖然也因此過得簡陋);而勞動工資式的社會現狀帶來的是一種完全的依附,沒有生產資本的人終其一生得靠著工資以維持度日,擁護奴隸制度的南方據此指責北方的偽善:那些領取著工資方得以度日的工人事實上只不過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奴隸,然而他們比奴隸更慘,這些工人們的生活與食宿並不被資本家們所保障,他們終日勞動,然而當病老窮困時唯一的下場便是自生自滅。而奴隸儘管沒有自由(勞工在這方面們與他們差不多),然而他們的食宿卻會受到保障。


北方的反駁是這種情形只是暫時的,靠著勤勉與節儉,公民終究得以取得獨立自主的能力,他們終究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農庄,也終究得以雇用別人來幫助他們;然而這種情形在現代當然是絕無可能。如此看來,工商社會看似使人與人的連結變得疏離,但實際上,卻是以一種更為冷酷無情的方式將人給綁在一起。


人是獨立的個體嗎?依照著上面的段落,與其去問這個問題,不如去問各種形式的政府在人的自由與自治中扮演的各種角色,事實上是現代的商業分工使得人在脫離群體生活上顯得缺乏可能,或許一個自由主義的回答是:正是因為人的自治與自由是個值得追求的理想,一個巨大的而在經濟上提供保障的政府,在一個人人皆無法成為獨立於群體而生產或維持生活的社會中,對於這種自由與自治理想的追求便是不可或缺的。


而缺乏分工所導致的低效率,似乎也提供了一個自由的社會必當有一個大政府作為後盾的證據:過著僅為溫飽而勞碌無暇的生活並不是一個自由與自我實現的生活。如果足夠的效率必定只隨著現代這種專業分工式的生產才有可能的話,似乎唯有一個在分工式的社會裡,依賴著強大的政府提供保障的社會,才是一個得以實現自由與自治的社會。


參考資料:
1.Democracy's Discontent: America in Search of a Public Philos , Michael J. Sandel 1996
2.中文譯本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