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13年3月5日 星期二

部分負擔、資源效率與浪費

在諸多對於健保的攻擊當中,醫療資源的浪費一直是個極大的焦點;然而官方與某些醫改團體對於這件事情的關注程度,對照於那些平等的願景與宗旨來說,卻總是令我感到困惑。

如果從保險的角度來看,保險本來就是一種會使得投保人的資源效率無法最大化的舉措,藉此來提高最壞情形發生時的處境。換言之,一個人如果為了受傷而保險,那麼在合理的狀況下他因為受了傷而領取保費的處境不可能比沒受傷時還要好,因為如果他試圖投保那種額度,那麼這筆保險的開銷將會大到對於他的日常生活造成極重的負擔。

當然,這種論點並不足以單純用來回應那些對於這點作出攻擊的人,比起單純的對於效率無法最大化的抱怨,他們所提出的質疑其實更加深刻:「錯誤的醫療政策使得患者對於醫療開支不合理的降低,這不只導致了資源的浪費,使得健保的財務造成虧損。更使得不在少數的資源無法投注於那些必要的醫療開支,譬如說為了緩解健保透支的問題所造成的不合理核刪,這些問題使得醫療的品質下降,相當程度上的更使得患者與醫護接受其害。」

我相信通常有著這種質疑觀點的人並不會否定事實上全民健保在安全與醫療上,使得絕大多數有需要、或者說無力負擔醫療開銷的人們的處境獲得提升,儘管在那種質疑的論調中難以看出這點。然而這種以價至量的觀點首先面臨的亦是這個問題的挑戰:對於必需品費用的提高來說,底層階級的人往往受害最深。

走到這裡肯定會有人對於這種挑戰發出攻擊:「當隨著醫療開支(部分負擔)的降低所帶來的資源浪費提升到某個程度之後,在資源有限的情形下,那些真正需要的人將會得不到所需的資源。」

這種攻擊似乎看起來使我們陷入了一種類似於走在稜線上的困境,我們在兩個會導致同樣悲慘後果卻互相衝突的因素中保持平衡。然而,這種觀點跟上一個一樣犯了在可能的原因與後果裡過度簡化的錯誤:低廉的價格的確會使得消費者在購買上的傾向增加,然而醫療卻不是那種可以自由購買並且幾乎無限增加消費者滿足感的消費品,過多的藥物與檢查對人類有害是顯明的,而在取得藥物與檢查方面、至少在排除自費的狀況中,醫生擁有理論上的決定權,在理想的狀況下有義務拒絕那些顯然是浪費的醫療請求;而我當然相信目前台灣的狀況導致醫生無法獨立擔負起那些拒絕不必要的醫療的責任,然而單就理論上那些浪費的醫療往往還是由醫生所允許的這點來說,我們至少應該先去考慮過提高部分負擔之外的解決辦法, 而非將部份負擔的提升作為唯一的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