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12年2月6日 星期一

為什麼要反畸教?十二年國教之於建中與反畸型十二年國教學生聯盟

這是我原寫於建中青年135的文章
礙於篇幅
部分前言與結語是沒有出現在內文中的

前言
「為什麼你要把時間花在與自己沒什麼關係的事情上?你或你的家人根本用不到十二年國教啊!」這是來自不少知道我正在做這件事情的人的疑問。

老實說,當初我自己之所以會反對十二年國教,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對於部分推動十二年國教者的理想與言論上的反感;而另外一個很重要的點是:「我希望維護我心目中那個自由與開放的建中。」於是乎,在看不到十二年國教打算做到什麼,以及如何做(現在的我認為他們很多是嘴巴說要做到什麼,但也沒打算去做)以及維護自己所屬的地方下,我開始投入並且關注了這個議題。也找到了這個當時名字似乎是叫「反十二年國教學生積極行動促進會的臉書社團(大概是這樣吧!囧),並且開始累積論述、蒐集資訊。

隨著累積的論述以及接觸的訊息增加,我大致上瞭解了某些推動十二年國教的人的想法、政府目前為止欲採取的行動(儘管他至今仍是很不明朗),以及十二年國教在台灣推動所會遇到的困難與不足,這某種程度上讓我投入這個議題的決心更為堅決。而真的讓我決心開始投注大量心力的引爆點則是當初中教司司長在新聞上的一句話:「公聽會整體而言,大家都希望免試升學能夠盡快落實。」(明明就不是這樣!)以及這個社團裡一位現在仍就讀國三的小女生所欲採取的行動(這是後話了)。

總而言之,我十分感謝負責十二年國教專題的學弟給了我一個發聲與宣傳的空間,這篇文章之所以能被寫出來,也得感謝對於這個社團付出的社員們、感謝郭睿,是你讓我們規劃這些活動成為可能、感謝王鐘銘大哥,沒有你的技術支援,我們這群沒有社會運動經驗的中學生根本不可能做到這些事情、感謝清華大學的李天健教授,是你告訴了我們教改以及十二年國教完整資訊與精神,還有許多在這件事情上面給我們物力財力援助的路人們,如果沒有大家,今天這個社團不可能做到這些以中學生來說實在是匪夷所思的事,儘管我們的目標尚未達成,但我們仍然會不負大家的期待與幫助,繼續朝我們的理想前進。


關於反畸型十二年國教學生聯盟──宗旨、緣由及歷程
反畸型十二年國教學生聯盟是個以學生為主體,不排斥非學生參予的十二年國教團體,這個團體特別的地方在於他目前主要的組成成員以中學生為主,且也是目前唯一主辦過街頭集會的中學生學運團體。

雖然成立的時間並不長,但事實上這個團體從創立之初到現今卻經歷過了許多無論是組成成員上、或是核心成員上的極大變革,從上學期至今大概可以分成四個階段。起初,這個社團僅僅只是個許多對於十二年國教不甚了解但卻極度反彈的一群中學生集合;第二階段則是思想上的轉變:這個時期除了我們本身在收集資料之外,綠黨王鐘銘大哥的加入亦是很重要的轉捩點,除了在討論中提供意見之外,帶領我們去清大拜訪李天健教授,也令我們在提出訴求與了解十二年國教與台灣教改的歷程與目的上獲益良多。

第三個階段則是集會的規劃時期,這個階段我們積極的在網路上尋找能夠實際參與我們或提供協助的人力,以及開始策劃集會行程與傳單上的設計(感謝內中朱仕甯學弟陪我熬夜趕傳單),這個階段理論上似乎應該要能寫出最多東西,但老實說我除了每天忙到炸翻之外實在想不到什麼,總而言之這是個每天都閑不下來的時期

在8/21之後至今我們則進入轉型,以十二年國教的關注和教育議題為主,但另一方面社團的成員也自發性的開始關注社會上的其他議題(老實講,當我知道我們社團裡的國中生們竟然想去佔領台北時,實在是令我大吃一驚),整個社團基本上沒有什麼積極的實體行動,以拜訪其他相關的教育組織和至少每二週一次的討論會為主。


對十二年國教的意見與看法


十二年國教的基本精神問題
十二年國教是事實上在創辦精神上算是個注重平等與社會正義的政策(儘管目前所規劃的諸多政策上的缺失,讓他看起來像是個會擴大社會差距的詭異政策),這點很大程度上可以從他試圖拉平大眾在後期中等教育上的學費,以及推動免除考試的政策方向看出來。

僅管立意如此,但這個政策再推動上一直遇到不少的質疑,譬如說:就算讓私立學校的學費與公立學校相同,私校仍有不少額外費用與雜費上的開銷(筆者不太相信各種收費會議中的家長代表能夠維護弱勢家庭的權益,畢竟能夠去開會的家庭都常經濟狀況都不至於太差,再私校裡要取得這樣的代表或一定的權力很多時候都必須捐不少錢給學校。);再言,私校畢竟是個以營利為主的組織(股東與董事總會要分紅與薪水吧!),將錢投在私校上使人獲利,比起設立更多公立學校來讓大眾就讀來說是似乎沒什麼道理。

下面這個段落是我們社團在收集目前為止的各種資訊後,整理出來的我們對於目前政府版本的十二年國教所提出的質疑,讀者趕時間的話可以只看粗體就好。


我們對於十二年國教的擔憂與質疑


1. 高中數量不足導致惡性競爭仍在
台灣目前高中高職生比接近1:1,但這種比例在諸多以開發或接近已開發國家的開發中國家事實上是不太常見的,其一是先進國家對於加工等第二級行業的需求較低,其二是這些國家讓小孩子在高中畢業之後以高中學歷投入就業市場的可能性也較低(不太可能叫小孩子養家糊口),其三則是國中畢業的人通常不太可能具有足夠明顯的性向,因此相對於高職,普高反而會是比較合適的選擇。

但台灣的十二年國教並沒有去處理這個問題,在高中的高需求仍在(尤其台灣的家長普遍而言仍希望小孩唸高中。)而供給仍然不足的話,毫無疑問的勢必會有取代考試的分流制度,目前所提出來的版本從抽籤、在校成績、會考到比序(這些還不是最終或唯一的定案,或許以後還會有其他的);簡單的來說,競爭然在,只是換了一種方式而已,要像教育部所言,靠十二年國教能來減輕學生壓力,短期內恐難以達成。


2. 大學區制可能無益於就近入學
以目前來說,除了前幾志願之外,絕大多數人大都選擇自己分數所能選到的最高分的離家近的學校,這一方面是就學方便,另一方面則是市中心等精華地段的學校分數通常偏高。在免試制度實施之後,由於考試領導教學的課程內容未做改變,大學升學(尤其是名校)仍是以考試為主,這會導致處於交通精華地帶,補習方便的市中心學校仍會維持其搶手情形,在名額炙手可熱的狀況下,住在附近的學生能不能擁有就近入學的機會相當令人質疑。

而且,擁有最多教育資源的地區,例如北北基地區會不會發生類似於九年義務教育一樣,北縣學生瘋狂將戶口遷移至北市,等非基北區者瘋狂將小孩遷入基北區的情形也是極有可能發生的。


3. 目前規劃無益於多元適性發展與減輕壓力
我們並不像西方國家一樣有普及的專門職業學校(我們的高職科系往往是綜合的,單一性質的較少),也沒有國外高中的依據不同興趣而開放自由搭配選修的各類課程(課綱根本沒改,學生還是在用那個被大家罵到臭頭的數學跟不上物理需求的九九課綱),這種要讓學生整天都還是在上博大精深的國英數物化的課程安排還要拿來考大學,要說能讓學生多元適性發展實在令我們難以接受。

另外,教育部的課綱不改,很大程度上造成大部分非資優班與科學班的學校與班級在規劃特色課程上受限極大,以至於能否規劃出一個符合學生需求的特色課程而言,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減輕壓力方面,國小升國中也沒有考試,為甚麼那些小學生在壓力等相關調查的結果然不樂觀?除了父母缺少陪伴之外,那些不問三七二十一便把小孩子子送去各式各樣的才藝班的情形恐也是原因之一,在筆者之前(忘記是遠見還是什麼報紙了,應該是六七月的刊物)所看過的報導之中,許多家長被問到要如何幫小孩子應付十二年國教所會帶來的問題,有超過半數的家長回答要增加小孩子補習的時數,可見筆者所言並非空穴來風,壓力的來源很可能並非主要來自於考試,而是來自於家長對於孩子的成績與才藝的過度期待。


4. 沒有多元發展與適性課程的升高中免試制度製造了更多不平等
由於大學仍是以考試為主,如果筆者前面所言為真,這代表了有能力讓自己的小孩擁有教育資源豐碩的地區戶口,以及有能力幫小孩提供更多的學習內容訓練能力的家庭將比目前更佔優勢(這些家庭的社經地位往往較高);生在偏鄉的百姓不只仍然沒有辦法發展自己所長,且將被迫在偏鄉待上十二年,然後再想辦法再考大學的時候與在都市裡考了十二年試的同儕競爭還是在都市裡的前段大學。

而且,依據和我們的十二年國教版本類似的日本的情形來說,依據和我們的十二年國教版本類似的日本的情形來說,到最後明星學校的情形仍然沒有發生,只是變成只有少數社經不錯的家庭有能力就讀,情況似乎並沒有政府所宣稱的樂觀,而且也剝奪了一般學生獲得比較多元開放的學風,以及累積相關人脈的機會。

最重要的是,由於高中的數量不足,因此在升學上仍然會有競爭的管道存在,目前的消息是教育部規劃朝向以才藝競賽與特殊表現等作為評選的依據(搞不好還會再改),比起以學校課程內所會教授的課程作為甄選標準的機測來說,這種以才藝等作為評選標準的作法更加加深了對於經濟不利者的困境。


5. 倉卒的實行時限將衍生重重問題
筆者目前所看到可能會發生的問題有四,其一是由於條件改變,原本市中心的前段學校擁有且是台灣僅有的開放校風與社團活力能否維持實在是一大疑問。

而第二點則是筆者於公聽會時聽到的問題,有來自台東縣的人提到台東縣目前處於九十公里內沒有一所高中的情形,這些教育資源相對不足的地方的學生與學校,要如何應付十二年國教所會帶來的諸多改變與問題也是一大疑問。

其三則是在課程內容還是是以考試為主的博且深的狀況下,貿然取消考試制度,即有可能會使台灣喪失本身所擁有的優勢,譬如說學生整體而言的數理能力,恐將不只無法回到冠軍,甚至連第五、六名的位子都保不住。

最後一點則是政府對於高中教育的內容並沒有做出多少改變,再這種情形下,就算在少子化後高中的人數能夠容納所有想唸高中的人,他艱深的課程內容則會使學校的教學、成績評量上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成效上造成挑戰。


我們對於十二年國教的未來展望


長期展望
1. 基於使所有人都有公平地接受教育與探索性向的機會,應設立足夠學生就讀之社區高中。

2. 落實課程彈性選修及按照學生能力之學習制度,以期能使教師與學生以最適切之方式教學與學習。

3. 刪縮學生必須在校時數,期減輕學生壓力並增加學生探索自身興趣時間。

4. 將大學之升學方式多元化與自由化,以照顧專才學生與多元發展之需求。

5. 促進高中學生社團自由風氣

6. 針對不同領域之特色學生規劃特殊課綱,以更多之國家資源培育足夠競爭之人才。


短期內可達成的目標

1. 將特招與一般入學之順序對調
理由:由於教育資源分配不均,都市或某些辦學績效良好之學校在十二年國教實施後對於學生而言仍有較強之拉力,若一學生參加特殊招生卻落榜,恐因此只能選擇偏遠地區或他人所不欲之學校之虞,此既不僅違背就近入學之精神,對於人才之培育亦為浪費。


2. 開放特殊學校或班級全國聯合招生
理由:特殊學生由於其專長或其單一才能,不見得適合一般課程,若僅開放地方單招,則可能使不少特殊學生由於該區位之特殊學校落榜而有不得不進入一般學校之弊害。

3. 將高職全數納入特色招生,並取消特色招生之比例上限。
理由:目前之特色招生/免試入學之命名方式,恐有令一般人認為特色招生即傳統考試學校之虞;且高職於理應為為有專門志向之學生培訓其職業專長之處,設為特色學校並未於理不合,其亦可不必有專門之入學考試。此一方案就算無法改變目前高職所面臨之問題與現狀,惟仍可對於教育部培育多元人才之政策起一宣誓性之作用。


4. 落實部分課程選修制度,並規劃依據能力、程度與性向之不同等級之課程。
理由:現行國中教育存在之學生程度嚴重蝰中納入學生代表

5. 希望於討論會議中納入學生代表
理由:學生為教育現場第一線之族群,能夠直接並且以不同之觀點觀察教育現場之弊病。



6. 逐年減少各校每班平均人數,但不減班與減少老師
理由:在選修等課程適性發展計畫落實之後,小班之情形已無法避免,但教師與教室空間需求可能較以往增加數倍,故需斿��比起補救教學而言或許更難解決此一問題。


十二年國教之於明星學校與建中
毫無疑問的,作為高中的第一志願,十二年國教這個試圖更改後其中等教育的政策勢必會對學校本身造成衝擊,再加上特色招生之於高級中學仍是以課綱內的課程內容為主,再加上目前那詭異且令人無法苟同的先免試後特招,老實說建中本身所面臨的挑戰著實不小。

然而,十二年國教是否必然伴隨著明星學校私校話?老實說這個答案是否定的,以美國為例,美國各州或重要的大城市普遍設有「公立」資優高中,而且在入學競爭上比起國內的明星高中不遑多讓。舉三個例子來說明如下:

紐約市立布朗克斯科學高中(The Bronx High School of Science):這所四年制高中(九至十二年級)的畢業校友中已經產生七名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及六名普立茲獎得主,因此入學競爭格外激烈。該校每年招收七百名新生,以紐約市教育局辦理的「特殊高中入學考試(SHSAT)」做為篩選依據。紐約市有數百所公立高中,除了本校外,也有另外七所市立資優高中採取SHSAT考試來篩選學生。SHSAT的考科包含數學及語文兩科,並以小規模聯招的方式辦理考試,報名的考生可依序填寫最多八個志願。最近幾年,每年都有二萬六千到二萬九千名考生競爭總共約六千個採SHSAT考試方式入學的資優高中名額。此外,紐約市還有38所公立高中(州立或市立)採取申請入學制,其中多數以過去學校成績做為篩選依據,有些則以面試來篩選學生。在上述46所學校以外的公立高中,才是依照學區登記入學。

佛羅里達州的Pine View資優學校(Pine View School for the Gifted):這所由Sarasota郡政府設立的學校招收從小二到高三的資優生,每個年級150名學生。申請入學的基本條件是智商超過130,然後參加校方指定的數學及閱讀成就測驗,再參考過去就讀學校的成績單。這所學校的畢業生每年約有一半進入美國最頂尖的數所長春藤盟校大學。

維吉尼亞州的湯馬士傑弗遜科技高中(Thomas Jefferson High Schoo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這所四年制高中因為在各項學術成就評比上都有極為優異的表現,已經連續數年被美新週刊(US News and World Report)評選為全美最佳公立資優高中。該校每年招收四百八十名學生,以入學考試及過去學校成績做為篩選學生的依據。



磁吸高中及契約高中
美國實施十二年國教的歷史已經很長遠,也很早就發現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國內讀者從電影或媒體的報導中常常會看到美國公立高中校園失序的畫面,美國重視教育的家長和我們一樣會想辦法幫孩子選擇學校,但如果學校都是一樣爛,那怎麼辦?早年,美國人的解決方法是把小孩送去私立中學,美國的私立中學大部分是天主教會或基督教會設立的,辦學品質不錯,但學費昂貴,大部分家庭是負擔不起的。大約從1970年代開始,由於不滿十二年國教品質的聲音越來越大,美國部分州及城市開始嘗試試驗性的改革。經過多年的發展,這些新興學校大致可分為三類:磁吸高中(Magnet High School)、契約高中(Charter High School)及特殊定位高中(Specialized High School)。

磁吸高中一開始是用各自訴求的辦學特色(學術、體育、美術、音樂、舞蹈、烹飪..)來吸引學生登記就讀,但經過多年發展,目前許多學校都採用筆試、面試或術科考試來篩選學生。磁吸高中可以是整所學校為磁吸高中,也可以是「校內有校」,亦即將一所學校的一部份名額做為磁吸課程的錄取名額。

契約高中是政府將公立學校交給有特定理念的團體來經營,經營團隊必須和政府簽訂契約,並在契約上載明必須達成的績效目標,契約期間通常三至五年不等,時間一到即依照績效指標來衡量是否續約。契約高中仍然屬於公立學校,所以學生一樣不必支付學費。但和上述磁吸高中仍然由地方政府的教育部門直接管轄有所不同,契約高中可以豁免許多公立學校的管理法令,所以經營起來更有效率。目前大多數契約高中是採取登記入學,遇到登記人數超額時,通常採用抽籤來決定錄取與否。

特殊定位高中很像國內的明星高中,學生在學術成就上有相對優異的表現,是多數家長和學生眼中的明星學校,所以入學競爭相對激烈,必須採取比較嚴格的入學考試或其他方式來篩選學生。前面列舉的Pine View、湯馬士傑弗遜及紐約市八所採取SHSAT考試來招生的學校都屬於這種類型。
(引述自參考資料)


建中的未來定位
不同於美國,台灣的十二年國教以目前所能看到的政策面來說,並不像他們這麼的有彈性(人家都敢以學科能力做為特色了,我們的教育部敢嗎?),如果不轉型成特殊的資優學校,那麼建中勢必得在相同的課綱裡規畫出不同的特色了。(要以特定科目做為特色也存在著一定難度,因為台灣的教育相對於國外而言,要求學生必須學習的科目不只比較多,而且也比較深,在這種情形下,學生要在課程內學習其他東西難度頗高。)

對於課程規劃,筆者無法提供什麼建議,可以想到的大概也是在公民課上到人權與法律等單元時,稍微介紹會有基本權利的保障、簡單的介紹各個意識型態(社會自由主義、社會主義、自由主義等等)以及他們背後的思考方向(成就是由眾人協力與配合所創、無知之幕等等)。

雖說校長曾言,而筆者所掌握的訊息也是建中將會朝向特色招生的方向走,但除了先免試後特招所可能導致的學生數量不足或素質降低外,還有另外一點可能也是建中所會面臨到的問題:「如果建中特招名額並非100%,那麼藉由免試管道所進來的(假設到最後真的不採用特殊表現或成績做為評選標準)那群人,學校該做出什麼樣的規劃?」

雖然說各位大概都與即將實施的十二年國教扯不上什麼關係,但筆者還是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提供學校意見(譬如說你希望學校在課綱內能有什麼樣的規劃),協助學校順利度過這次的衝擊。



結語

感謝說了、想表達的訴求也表達的差不多了;老實說結語我實在想不到該寫些什麼了,那就打個廣告吧!大家如果對於社會與教育議題、十二年國教有任何興趣的話,歡迎臉書搜尋反畸形12年國教需學生聯盟或victor2923@yahoo.com.tw,我們竭誠的歡迎你的加入。






參考資料

明星高中與十二年國教並不衝突--看看美國的例子

http://www.student.tw/db/forumdisplay.php?f=852&order=desc&page=2 作者:OldCKBoy

十二年國教如何才能培訓優良人才?中學生給新任教育部長的一封信

原投稿並刊登於2012/2/16(一)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feb/6/today-o7.htm

由於最近比較不常來這,如果各位可以想要對這篇文章有批評指教的話,可以在反畸形12年學生聯盟的社團粉絲專頁我的臉書網誌塗鴉牆十二年國教org這幾個地方找到這篇文章。

===============================================================

隨著新教育部長的上任,各界莫不對新部長提出對於十二年國教的期許,身為中學生,我們也有些話想對部長說。

台灣的教育使學生處在極度高壓高競爭的環境下,無法追求自我,適性發展已非一二日之言。十二年國教的基本精神也期待它能解決這些問題,但我們憑什麼相信目前府版十二年國教真有這本事?

暫時停止經營

不好意思
由於最近實在過得頗忙(高三卻還有一堆事要做)
較無心力繼續去經營這個網誌與為關注的社會狀況寫文章
因此決定暫停有關這個部落格的經營
還是會發一些文章啦
但頻率會非常低
請大家見諒囉
2012/2/6